便利店 群雄逐起利好难 | |
http://www.cnee.net.cn2009-05-20 | |
当沃尔玛将它的全新业态“惠选店”搬到社区时,对周边的便利店经营者带来的是“气势汹汹”的火药味;当统一超商苦等数年,拿到7-ELEVEN在上海的经营权并高调将店铺开到上海时,竞争对手多少感到身后的压力;当玩惯了大卖场和购物中心的乐购也悄然无声的进入这个市场时,一场便利店的“战争”一下子狼烟四起…… 现在在中国,便利店不盈利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好像是这个业态本身所决定的了。究其不盈利的主要原因是:商品力不足,速食没有做起来,服务项目不成气候,那么便利店的出路在哪里? 下注未来,也许是当下便利店经营者火爆圈地的一个最大原因。 狼烟已四起 4月30日,4家7-11便利店同时在上海开业,由台湾统一集团投资1亿元,成立统一超商(上海)便利公司。统一企业集团总裁林苍生表示,3年内将在上海开设165家门店,4年开始获利,5年内门店总数达到300家。而统一的老对手康师傅早在2004年就在上海零售业布下棋子,全家2006年时的门店数已达到了350多家,并计划到2010年门店总数突破1000家。 据记者了解,目前上海市场的便利店总数已经突破了4000家,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而目前这种便利店热潮已经从中国便利店发展较成熟的上海经蔓延至全国,并带动了一大批零售企业加入带了这场便利店的市场争夺战中。 2008年开始,英国零售巨头TESCO试水中国便利店市场,目前已有6家门店在运营;世界零售巨鳄沃尔玛,近日也悄然开始了小型便利店的试水,并计划5年内开1000家店。 伊藤洋华堂经营的7-11已决定在天津落户。 在国际零售巨头纷纷试水中国便利店市场的同时,区域便利店龙头企业趁势发展,在规模和影响力上已抢先一步。 在前不久由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公布的2008年度中国特许经营连锁百强的名单上记者看到,上海的快客便利店总门店数已到3932家,销售额达500.4726亿万元。广东美宜佳便利店门店总数达2000家,销售额14.1445亿万元。浙江供销门店数1920家,销售额20亿元。山西金虎便利店门店数832家,销售额6.8824亿元。天津劝宝门店数503家,销售额6.1亿元…… 中国的便利店市场的区域为王时代已初现雏形。 2009年3月,成都连锁便利店一线企业“WOWO”便利店总经理汤耀华表示,将在今年9月份左右扩张到重庆,今年在重庆开30至40家店,随后扩充至80家左右。并计划于年内上市。 山西金虎便利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金根虎日前向记者透露:金虎便利将以“便利+快餐”模式筹划上市。 物美集团副总裁张胜华2009年4月17日在该公司与近江集团合作签约仪式上表示,投资1000万在杭州开设便利店。 北京好邻居便利店计划,至2009年将“Hi-24好邻居”发展到500家连锁店铺。一步之遥的天津华润便利店也不甘落后,仅2009年的1到4月份,新增便利店24家左右。 一直以经营传统百货为主的银川新华百货,计划在原有28家便利店基础上再开50家,将主要覆盖社区学校医院,以应对华润万家计划在新华商圈新开的3至5家店。 河北国大的36524便利店已经占据了河北便利店市场的半壁江山,总经理于树中表示,36524的下一个目标是在2010年实现门店突破400家,年销售额3亿元。 以山东淄博政通、河南大张、山西万家福等为代表的一些三线城市的零售企业也开始了新一轮的便利店投资热潮。 叫好不叫座 便利店近几年在国内的发展如火如荼,但在红红火火的发展背后也暴露出了中国便利店市场发展的弊端。企业生存的关键是盈利,也是考核企业营运成功与否的惟一指标。 中国的便利店市场到底是鸡腿还是鸡肋?业内人士指出,由于企业开店数量不够,目前有80%左右的单店出现了亏损。该人士就广州地区的便利店发展简单分析说:“广州很大一部分加盟的便利店均因顶不住亏损关闭了,尚在经营的部分便利店也坚持不了24小时营业。价格相对偏高,晚上客流量小,人力成本,物业成本都比普通的夫妻店高是导致便利店生意不景气的主要原因。” 广东连锁经营协会负责人指出,便利店企业在广州经营亏损,除了开店难导致店铺数量不够的缘故,高投入也是导致亏损的原因。据了解,联合快客开设一家店需要30多万元的投资,而7-11、OK和全家便利店更是高达近百万元。同时,对人均GDP的要求高也影响了便利店的发展。便利店单品价格高,而目前广州的收入水平暂时未能满足这个业态。 在欧美、日韩等国家便利店可以说是占据了本地零售市场的半壁江山,中国便利店的市场发展也一度被认为是零售业未来最具有发展潜力的零售业态,但回首中国便利店市场的发展我们却尴尬的发现,它一直是叫好不叫座。 北京港佳好邻居连锁便利店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林耿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便利店一般都是24小时营业,这本身就大大增加了成本。而且门店的选址大都在商业中心区或主干道附近,虽然面积不大,但以单价计算,少则是大卖场的三倍,多则八九倍以上,所以日租金成本也比较高。此外,目前我们在规模上也没法与大卖场相比。举例来说,家乐福在北京1年开3家门店,按照一家店每天8000名顾客,客单价80元计算,销售额大概在60万元左右。而要达到这样的销售额,便利店需要开100家。人家开3家店,便利店要达到同等规模就需要开300家店。因此,连锁便利店要想真正实现其总部机能,实现规模效益,还需要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 现代商业竞争始终在围绕差异化经营展开,如何利用差异优势来吸引更多的客源,成为了这场恶战中的一把利器。 就拿7-11来说,它在鲜食、商品及服务上都为顾客带来了全新的零售体验特色。提供复合式快餐岛服务,在中午、晚餐时段供应现炒菜品,贴近上班族及家庭需求。并且提供20种好炖产品,以及平价的台湾当红的意式研磨现煮咖啡——City Café。 记者在台湾、日本的一些便利店看到越来越多的增值服务为便利店带来的不仅仅是客流更是利润,例如,7—11仅预购业务收入一年达10亿元以上。同时经济发达地区年轻人的夜生活不断丰富也为便利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的便利店经营者需要看清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的同时,更要不断学习国内、外优秀的便利店经营管理方式,要做到叫好更要叫座。 冷看投资潮 四川的“WOWO”、上海的可的、山西的金虎、广州的美宜佳、河北的国大……到处都是一片繁忙的跑马圈地的景象。 天津便利店龙头企业大方便利店的总经理马力认为,目前北方地区的大部分便利店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便利店,而是社区便利店(社区超市),真正便利店旨在提供方便、快捷的商品,消费群体对价格的敏感度不高,而社区便利店的某些敏感商品价格基本与大卖场一致,所服务的消费群体也不尽相同。社区型便利店这也是我国零售市场特有的一种商业模式,所以投资者在考虑投资时要考虑好市场定位的问题。 6年前,7—11宣布3年之内要华北地区完成1000家店的目标,6年后,7—11在北京仅有60多家店,无法形成规模效应也正是其连续亏损多年的根本原因。马力说:“7—11的店面一般选址都在CBD核心区,以北京为例,有限的CBD区域资源限制了7—11的北京扩张。” “小、灵、便”的便利店特点,吸引了众多大、中型零售企业的眼球,网点的快速渗透和有效的控制经营成本都是其受追捧的原因。为多家便利企业提供信息服务的北京宏业超世纪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鲍居武认为:“金融危机为便利店的发展提供了另一个温床,金融危机的形势下一些大型的投资项目被搁浅,大家普遍认为便利店是一种投资有限,而发展空间无限的投资项目。所以出现了一阵便利店的投资热潮,但目前的投资只是处于培育期,经过3到5的成长期,未来几年内便利店的数量一定会雨后春笋般的一夜冒出,同时也将带来一场便利店行业的洗牌。”
|
|
|